公鸡繁殖能力的遗传效力不到0.10。对后备种公鸡,实施良好的饲养和健康管理是能否取得高受精率的关键。公鸡饲养管理程序的制定要与饲养模式及饲喂设备相适应。对后备公鸡饲养管理全程的好坏都叠加影响产蛋期的公鸡能否具有良好的竞争均势、合适的交配频率、旺盛的睾丸机能及高品质的精液量、本交过程中可靠的交配成功率。
公鸡需要与母鸡分开饲养,以获得恰当的公母鸡体重比值,这对于公鸡的生长发育是必要的。
对公鸡实施单舍饲养是普遍做法。有的持续到分养到12周龄末,最理想的分养过程是持续到20周龄末。这些不同分养时间节点的安排,都是考虑了饲喂设备能否满足所有公鸡和母鸡的料位而确定的。
在使用自动喂料系统后,让所有开始限制饲喂的鸡只个体,始终都拥有“三同”的均等采食机会是无比重要的。
无论采用何种育雏系统,其目的都是尽可能早地刺激雏鸡的采食和活动。
4周龄公鸡的体重差应小于100克,胫骨长度差才能小于0.9厘米,这是对育雏期公鸡均匀度管理的关键目标。
球虫免疫会对肠壁的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并继发坏死性肠炎,严重影响饲料利用效率和采食量。
在建立球虫免疫力的3-28日龄期间,要做好做好对粪便卵囊数量及肠道健康状态的监控。
对垫料的管理和对13日龄防控药物的选择,是建立球虫可靠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败的健康管理会显著影响育雏期的体增重和骨架发育、增加此后对均匀度的管理难度。胫骨长度代表了骨架发育的程度,影响产蛋期公鸡的体况和交配成功率,胫骨长度差异1cm,受精率差异3%(如下表)。
28日龄后,个体间的体重分化已显著显现,需要100%称重,分大、中、小分栏饲养,并调整饲喂量、循序渐进的达到8周龄的一致体重,28日龄后,公鸡的饲养密度应该在3.6-4.2只/平米,更高密度状态下,即使有充足的料位、对最佳均匀度也会有不良影响。
如下表,12周龄的公鸡,骨架发育将完成90%,因此在4周龄、8周龄的称重分群,是纠正管理和健康因素导致均匀度下降的关键时间窗口,8-12周龄以目标体重达标和提升体重均匀度为首要饲养管理目标,要求在12周龄全群所有公鸡栏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体重及骨架均匀度。
0-12周龄的青春前期(如下表)是调控胸型、骨架、均匀度的窗口期。
如上表,孵化的第9胚龄、性别开始形成,卵巢或睾丸已可辨认。刚出雏的公鸡,睾丸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也有细如线的,已有大量的初级精母细胞。
11周龄次级精母细胞开始分化增殖、与将来精液的精子密度相关,要有体重的正增长。本周尽量不要安排免疫免疫接种并做好健康管理,以减轻鸡群应激。
15周龄睾丸重达到0.8g、此后睾丸开始发育、16-18周龄递增至2g。15周龄后要保持恰当的胸型和体重的正增长。
五、体成熟与性成熟的一致及公鸡与母鸡性成熟的同步:
鸡群加光,需要评估后备母鸡的体成熟状态,既要做到母鸡体成熟与性成熟的一致、又要做到公鸡和母鸡性成熟发育的同步,因此在20周龄末安排公鸡转舍与母鸡混群,要确保训练混群第一周的公鸡找到公鸡料线吃料,还要能够避免母鸡偷吃公鸡的饲料;母鸡料线的分饲隔栅要切实不让公鸡偷吃到母鸡料。
光照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控制中心,负责分泌刺激性神经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I和GnRH-II)以及抑制性神经肽--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这些神经肽提供凝聚性信号协调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来有效地启动或终止生殖周期。
19-24周龄,睾丸的重量递增到了20克,要求公鸡在母鸡的第一个产蛋周达到性成熟。
在自然交配活动中,无论公鸡对母鸡的偏爱或母鸡对公鸡的偏爱,在交配活动中都有各自的选相,这种选相交配影响受精率,特别是小群配种没有选相互补作用,种蛋受精率低。
公鸡拥有的交配权是通过公鸡之间的相互竞争而获得的。强壮的优势公鸡首先拥有交配选择权、并拥有更多的受配母鸡;在群体中处于竞争劣势的公鸡会逐渐丧失竞争地位。因此,混入母鸡群的每一只公鸡都需要有最好的竞争均势和始终保持竞争活力。
26-30周龄,睾丸重量递增到35-45g,公母鸡同步达到30周体成熟,35周龄达到孵化率高峰。
胫骨长度代表骨架发育发育状态,公母鸡的体长比及胸型状态共同影响产蛋期公母鸡鸡本交过程中的交配成功率。
产蛋期全程,要每周触摸公鸡胸部肌肉的结实程度,它反映了公鸡机体的活力状态,与公鸡的交配频率密切相关。要及时挑出大群中体质变弱的公鸡单独饲喂3周复壮后在放入大群中使用。
避免公母鸡吃到彼此给料系统的饲料、是能否做到精准饲喂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一旦发生管理失当往往对后续受精率的稳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每3-4周要对全群公鸡的胸肌结实程度进行整体评估,必要时给予10克左右的激励饲料、复壮7-10天后恢复到正常饲喂量。
超重公鸡需要更多的维持料量,为了避免产蛋中后期的公鸡体重太大,需要精准的饲喂管理、让每一只公鸡始终都采食到均一的料量并持续保持20-30克的周增重。中后期公鸡超重往往也有因为前期失重导致交配活动减少的因素,每周都要仔细观察平养鸡群下午在垫料交配区域的交配活跃度。
高峰期的公鸡因饲养管理失当连续3周处于能量负平衡的状态,则会降低公鸡的活力、导致睾丸的器质性损伤、加速生殖衰退的进程。